春季痛風預警,教你用吃打敗高尿酸
別以為只有夏季的啤酒、烤串、小海鮮“痛風套餐”才能勾起痛風。隨著氣溫回升,人體代謝加快,春季也是痛風發作的高峰期。營養師就來教你如何用“吃”打敗高尿酸。
春季痛風的幕后推手
氣溫變化大 春季氣溫像坐過山車,早晚溫差大。身體為了適應這“任性”的天氣,新陳代謝加速,尿酸生成也跟著“加班”。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尿酸溶解度降低,更容易結晶,堵在關節里引發痛風。而且,寒冷天氣讓血管收縮起來,關節血流減少,尿酸鹽沉積更嚴重。
飲食不規律 春季聚會多,燒烤、火鍋、海鮮大餐不斷。這些高嘌呤食物一進肚子,尿酸水平“嗖”地一下就上去了,痛風風險直線飆升。再配上啤酒、白酒,簡直是給尿酸代謝“添堵”。
運動增多補水不足 春天來了,大家紛紛出門活動,運動量上去了,出汗也多了。但很多人運動后不及時補水,尿酸排泄受阻,痛風就容易“找上門”。而且,過度勞累還會加速尿酸生成,簡直是“雪上加霜”。
炎癥反應增強 春季是過敏和感冒的“旺季”,免疫系統被頻繁刺激,炎癥因子“炸毛”,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大量分泌。這些因子不僅讓關節炎癥“火上澆油”,還可能促進尿酸鹽沉積,讓痛風癥狀更嚴重。因此,痛風患者春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飲食清淡、多喝水、適度運動,別讓痛風“乘虛而入”!
七類食物千萬要忌口
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如肝臟、腎臟和心臟等是嘌呤的“重災區”,如每100克肝臟中就含各類嘌呤約300毫克。這些內臟器官在生理過程中負責合成和分解各種代謝物,因此富含大量的核酸和嘌呤。食用這些高嘌呤食物會迅速升高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進而引發痛風發作。
水產品類 魚、蝦、蟹、貝類中嘌呤含量為食品中之最,90%魚類中嘌呤含量高于100毫克/100克,而貝類、蝦類中的嘌呤總含量更高于魚類,這些食物攝入后可被人體迅速吸收并代謝成尿酸,導致尿酸濃度升高,促進結晶沉積。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應完全避免食用帶殼海鮮。
紅肉 長期食用大量肉類及加工肉制品會提高痛風發病率。特別是過多攝入牛、羊、豬等紅肉會增加尿酸合成,同時由于紅肉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可能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高尿酸和痛風的患者需適當減少紅肉的攝入,同時所有肉類食物要焯水后再進行烹飪,以減少紅肉中的嘌呤含量。
濃湯 肉湯、骨頭湯這樣的濃湯中所含嘌呤濃度通常很高,特別是在長時間煮制后,肉類中的嘌呤會大量溶解到湯中。隨著燉煮時間的增加,湯的嘌呤濃度可能比單純的肉類還要高。
啤酒 在各類酒精飲品中啤酒引起痛風的風險最大。啤酒中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鳥嘌呤核苷酸,這種化學物質在人體中會代謝生成尿酸。同時,啤酒中酒精代謝產生的乳酸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水平升高。
白酒 雖然白酒的嘌呤含量較低,但其酒精濃度高,酒精代謝時會產生乳酸,與尿酸相競爭,導致尿酸排泄受阻,從而誘發痛風。因此,長期過量攝入酒精可能導致腎臟功能障礙,阻礙尿酸的排出。
調味品和補充劑 某些調味品中的嘌呤含量也不低且容易被我們忽視,比如酵母、蠔油、海鮮醬、魚露等。因此,痛風患者盡量選擇天然食材調味,或者嘌呤含量低的調味品,比如蔥姜蒜、八角、桂皮、醋、檸檬汁、橄欖油等。其他復雜調味品盡量“清淡、少放”。
六類食物納入“抗風食譜”
低脂奶制品 脫脂牛奶、低脂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鈣、維生素D和乳清蛋白,有助于減緩尿酸的升高,并促進尿酸的排泄。
優質蛋白 雞蛋中嘌呤含量低于19毫克/100克,且富含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有助于維持肌肉和骨骼健康,而不會增加體內尿酸的負擔。豆制品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代表,既不升尿酸也不降尿酸,高尿酸和痛風患者適量吃是沒有問題的。
蔬菜 蔬菜是公認的降尿酸好幫手,70%的蔬菜嘌呤含量低于50毫克/100克,蔬菜如西藍花和黃瓜,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能夠有效降低尿酸濃度并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尿酸。西藍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可以促進體內尿酸的代謝,減少尿酸結晶的形成。因此,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對血清尿酸值貢獻很低,我們要足量來攝入,一般人群推薦一天1斤菜。
全谷物主食 全谷物食品(如燕麥、糙米)富含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能夠促進消化、控制血糖,并減輕腎臟負擔,有助于改善尿酸代謝。全谷物中的鎂和鉀也有助于調節血壓,并減緩尿酸生成。每天主食要粗細搭配,粗糧占比不少于1/4。
低糖水果 如草莓和藍莓,富含抗氧化物質,特別是花青素,有助于減輕關節的炎癥反應,同時其低糖性質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果糖過多引起尿酸升高。水果適量吃能幫助降尿酸,但過量的水果則會適得其反,因此,推薦每天100至200克水果,不喝果汁。
充足飲水 飲水不足是導致痛風發作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水平活動的成年人每日飲水應在1500毫升以上,而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人群每天建議2000至3000毫升,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于溶解嘌呤,稀釋尿酸,促進其通過腎臟排泄。飲水方式優先選用白開水,也可飲用檸檬水、淡茶、咖啡、蘇打水等。
這些好習慣有助降尿酸
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會加重尿酸代謝異常,增加尿酸生成,降低其排泄。保持健康體重可以減少痛風的發生風險。
適量、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尿酸的排泄,但要避免劇烈運動。溫和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防止尿酸堆積。
規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和代謝,減少由于過度疲勞導致的尿酸代謝紊亂。確保每晚睡眠7至8小時。
·小貼士·
痛風有多痛?懂的都懂!
痛風,是人體內尿酸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導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癥)并形成尿酸鹽結晶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痛風(Gout)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語“gutta”,意思是“滴”或“點滴”。這個詞最初被用來描述痛風發作時,尿酸鹽結晶在關節中沉積,就像液體滴落一樣。
都說痛風發作的時候就像被惡魔咬住了大腳趾頭般,我們門診痛風的患者描述為:“痛徹心扉”,痛感來得非常突然,大腳趾仿佛被一把火灼燒,或者被一把鋒利的刀子不斷切割。這種疼痛不僅讓人難以忍受,還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