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的開拓者吳鐸教授逝世,享年92歲
2月9日晚,華東師范大學老齡委辦公室發布訃告,華東師范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首任老教授協會會長、中國社會學會原副會長吳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2月8日下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2歲。
吳鐸教授簡介
吳鐸,1932年8月生,籍貫湖北沔陽。1954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修科,留校任教,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直至1996年退休。曾任教研室主任、常務副系主任、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務長,中共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等職。
曾任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社會學會副會長、顧問、上海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主編等。長期從事社會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代表性著作包括《吳鐸社會學文集》(兩卷集)、《吳鐸思想政治課文集》(兩卷集)、《簡明社會學》《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等。
吳鐸教授是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恢復重建的奠基人和領路人,是上海社會學恢復重建的主要參與學者,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后的開拓者之一。在社會學學科體系的建設、中學思政課教育學科法的創建與發展研究,以及社會學人才的培養上作出突出貢獻,在社會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學領域研究成果卓著。
特別是他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活動,特別是他對中國特色社會學的貢獻,既強調理論的深化也注重實踐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和國際交流。
深入研究和闡述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吳鐸教授在中國恢復和重建社會學的初期階段,出版了多部關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著作和論文,如《<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讀書札記》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婦女發展》等,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對婚姻、家庭、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理論問題。
創建“中國特色社會學”和“中國城市社會學”。吳鐸教授提出創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撰寫了《創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重建社會學十年》等論著,強調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探討中國特色社會學的理論與實踐。他還特別強調城市社會學的重要性,發表《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城市社會學》《試論我國城市社會學的內容和結構》等論文,致力于發展適合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城市社會學理論和實踐。
最早撰寫和主編社會學教材與相關著作。他出版了《簡明社會學》,這是全國第一本個人撰著的社會學教材,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學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同時,他還主編了多部重要的社會學著作,如《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社區研究)》《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等。
參與社會學及社會工作的教育和標準制定。吳鐸教授參與了中國第一批社會學碩士點的創建,并且參與制定了《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為社會工作職業的標準化和專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吳鐸教授開展了多項國際合作研究,如與中國香港、日本等地的合作,加強了國內外在社會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
人才培養方面。吳鐸教授自1980年代擔任碩士生導師以來,共培養30多位研究生,不少后來成為知名學者如上海大學顧駿、華東師范大學羅國振、余南平、文軍等。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老齡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