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才“滿月”!內閣集體辭職 石破茂會不會是戰后“最短命”首相
今天(11月11日)早上,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組建僅一個多月的石破內閣集體辭職。
日本國會眾議院及參議院今天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今年10月1日,石破茂當選日本第102任首相,上任8天后即宣布解散眾議院,創下了戰后首相當選后解散眾議院的最快紀錄。10月27日,新一屆眾議院選舉進行投計票,結果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失利,未能獲得新一屆眾議院過半席位,分析普遍預測,首相指名選舉在第一輪投票中無法直接決出勝負。屆時,現任首相石破茂與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將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多者成為新任首相。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1日,日本東京,首相石破茂在辦公室會見記者,準備參加特別國會會議以選舉新的首相。(視覺中國)
過于著急的解散
石破9月27日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10月1日當選日本首相。在自民黨總裁選舉期間,他曾表示,自民黨并未在“政治和金錢”問題上獲得選民理解,自民黨總裁有責任向國民說明,何時解散眾議院不能因自民黨自身利益而隨意決定。
由于石破此前與黨內涉及“黑金”丑聞的主要派閥保持距離,且對“黑金”丑聞多有批評,上述表態被普遍理解為,他上臺后不會馬上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而會花時間處理“黑金”丑聞。
然而,還未等正式成為首相,石破便于9月30日宣布上臺后將于10月9日解散眾議院,10月27日進行大選,創造了二戰后首相當選后解散眾議院的最快紀錄。顛覆性轉變令輿論大跌眼鏡、紛紛質疑,在野黨更是公開指責石破不講信用,批評他沒上任就要動用解散眾議院這一首相專權。
眾議院解散后 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新聞發布會(視覺中國)
石破之所以急著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是要趁著選民對新首相“新鮮感”帶來的高支持率贏下大選,后面便能以“民意授權”為名順利執政,石破的前任岸田文雄就曾使用這一方式并獲得成功。但石破顯然未能料到,自己上臺前后巨大的立場變化引發了輿論不滿。
京都大學教授大村華子表示,石破快速宣布解散眾議院錯誤估計了無黨派選民的立場。日本約有六七成選民不屬于任何黨派,他們更容易因為對現狀不滿而改變立場。日本《朝日新聞》27日的出口民調顯示,僅有14%的無黨派選民選擇支持自民黨,低于2021年大選的19%。
本屆眾議院選舉當地時間10月27日開始投票,共有1344名候選人參與爭奪眾議院465個議席。28日,最終選舉結果顯示,得票率前三的政黨分別為自民黨191席、立憲民主黨148席和日本維新會38席。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共獲得215個議席,未能超過眾議院465個議席的一半(233席)。
具體而言,自民黨所獲議席由選前247席降至191席,打破了自2012年以來自民黨持續保持單獨過半數席位的紀錄;加上公明黨的24個議席,執政聯盟席位由選前的279席降至215席,距離過半數還有18席之差。
“黑金”丑聞是直接原因
除了過快解散眾議院外,石破對“黑金”丑聞的處理也難讓選民滿意。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孟明銘表示,“黑金”丑聞是導致日本執政聯盟在本次眾議院選舉中敗選的直接原因。
自2023年底,自民黨被曝出“黑金”丑聞,該黨國會議員從黨內派閥獲取政治籌款派對券回扣,并形成不受監管的秘密政治資金,引發民眾極大不滿。
“黑金”丑聞余波未平。石破茂上臺后,提出“有私用資金嫌疑”的國會議員,將不予以官方承認、亦不能獲得各項活動經費的援助。不過在選舉前,有媒體報道稱,這些未獲得官方背書的候選人,還是可以獲得自民黨2000萬日元的活動經費援助,引發選民對自民黨更多不滿。此舉遭到輿論廣泛批評,社交網絡甚至出現“也請給我2000萬”的流行語。雖然石破茂批評上述是“不實報道”,并澄清這些錢是各縣黨部運用的活動經費,并非給特定候選人,但他的說辭似乎無法取得民眾信任,最后投票出現未過半的窘境。
不過, “黑金”丑聞只是導火索。
近幾年來,在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聯合執政下,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社會生活經濟成本增加等問題,使得民眾對現狀感到不滿。
石破茂還會再次當選嗎?
有專家分析,日本政壇接下來可能有兩種走向。
一種是自民黨和公明黨及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權,另一種是自民黨下臺,在野黨聯合組建政權。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在野黨聯合組建政權的可能性較小。
日本政府當地時間11月11日召開內閣會議,石破內閣集體辭職。日本當天將召開特別國會,下午在眾參兩院的全體會議上舉行首相指名選舉。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1日,日本東京,國會大廈大會成員通過國會大廈的正門入場。(視覺中國)
此前,多方預測石破茂將再次當選首相,并于當天夜間成立第二屆石破內閣。
如果石破茂再次出任首相,將成為第二屆石破內閣。如果首相更換,有可能成為二戰后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比在任時間僅為54天的東久邇稔彥還短。
(上游新聞)